感謝時報出版的邀請,之前幫此書寫推薦序:【不用怕,自戀:找到愛自己剛剛好的位置,用自戀的正能量,點燃人生的活力與熱情】,就在5/17準備出版啦!
個人很喜歡這本書,除了討論許多心理學中「自戀」的概念,還從文化層面深入探討。以一本大眾心理叢書來說,雖然稍微有點深,卻也不難;深入的討論讓人覺得切中要點,而不是隔靴搔癢般的無法打中要害。
附上我的推薦序,有興趣的朋友趕快去訂書喔~~~(我覺得我都快變成書籍業務了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學會欣賞自己,「自戀」,不是壞東西】
「老師,你總是跟我們說,我們要學會自我肯定,不要被自我懷疑給綁架;又跟我們說,我們要跟別人建立情緒界限,當別人把情緒責任丟到我們身上、怪罪我們的時候,我們要學會把對方的「情緒責任」還給對方。可是老師,如果我們這樣做,難道,不是自私嗎?難道,不是自以為是嗎?」
開始分享「情緒界限」這個觀念後,我時常會被這麼問。我想,大家沒有問出口的,或許是:
「我真的可以這麼照顧自己、保護自己,甚至喜歡自己嗎?」
想著說不出口的這句話,我們可能帶著戰戰兢兢、期待卻又害怕的心情。戰戰兢兢的是,我們從小學到的,「驕傲自負」不是好事,「自戀」更是壞事;我們害怕自己如果「太喜歡自己」,會被別人批評、被別人攻擊,認為我們「對自己太好」,卻沒看到自己的缺點。
所以,我們不敢喜歡自己。
但是,我們又「期待」,真的有人這麼跟我們說:「嘿,你沒有不能喜歡自己的理由;你是自由的,你可以自由地欣賞接納你自己。」
但是,如果我們真的看重自己,是不是會造成別人的傷害?會不會讓我們變成一個沒有同理心、只在意自己感受的混蛋?完全不符合台灣的社會期待?
這本書《不用怕,自戀:找到愛自己剛剛好的位置,用自戀的正能量,點燃人生的活力與熱情》,嘗試陪我們去面對我們最害怕的疑問,回答我們這個問題。
一開始這本書的序,就告訴了我們:自戀,並不是都是不好的;適當的自戀,可以讓我們快樂、充滿活力,並且還能帶給別人力量,實現我們自己的夢想。
只是,任何事物,過與不及,都不是一件好事;當然,自戀也是。作者從第一部分開始,一步一步的,讓我們深入了解「自戀」究竟是怎麼回事,為什麼我們的社會,對「自戀」如此深惡痛絕。作者的文化敏感度與對人深入地觀察與理解,使得此書對於「自戀」的描述相當深刻;其所提出獨創的「自戀光譜」的觀念,並就光譜一一舉例說明之,也深切地讓我們理解:「自戀」可能對我們的幫助與傷害是什麼。
此外,這本書除了清楚講述「自戀」的觀念,也教導我們許多實用的方法,討論該如何與太過自戀的人相處,包含情人、父母、上司、同事等;也提出一些教養的原則,讓父母理解:如何教導小孩,可以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自戀,卻不會太過或太少,以免使得他們太過忽略自己,或是太過忽略別人。
在這本書中,我特別喜歡作者所提出的一個概念:有的時候,我們需要對我們重要的人覺得我們「特殊」,這種「被認為特殊」的感覺,就是讓我們能夠形成「健康自戀」的重要元素。具有安全感的愛與關懷,能夠使我們覺得「自己是特殊的」,卻也不至於讓我們自大到要靠「剝奪別人」以獲得所有的注目;我們會在這樣的愛與關懷中,學到在這個世界上,我們是「重要的」,而我們也因而有能力覺得「別人是重要的」。
健康的自戀,不是由「焦慮」與「害怕」推動的,而是「愛、安全感與關懷」。所以,「自戀」不用很多,我們就能找到屬於我們的「位置」:有時候,我們可以在鎂光燈下;有的時候,我們會退居幕後,替鎂光燈下的人拍手,卻不會因此而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當我學會欣賞自己時,我其實也能學會欣賞別人;因為,我知道自己是好的,所以我不會被別人的優秀刺傷;我不需要一直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、把覺得不夠好的掩蓋;我可以相信,真實的自己是夠好的,可以被喜歡。
至少,被我,還有被對我而言重要的那些人,真心的喜歡。
如果是這樣,偶而「自戀」地,當一下我的世界、或他人世界中鎂光燈的「主角」,似乎也是一件不錯的事。
因為,那讓我們感覺,自己是重要的,是被愛的,是被深深重視著的。
那是件多麼美好的事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book4u.com.tw/mall_image/bk/kk0422285.jpg